笔趣阁 > > 武唐第一佞臣 > 第三十三章 平壤道行军总管

第三十三章 平壤道行军总管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秋九月初五,辰时三刻。

辽东传来战报,大唐的远征军,取得重大胜利。营州都督高侃,右金吾将军庞同善,在大辽水东岸,大破高句丽兵。斩首八千余级,俘虏两万余众,大军继续东进。

莫离支泉男生,率领他的卫队,与庞同善会师。李治颁布诏书,诏封其为特进,文散官正二品。封辽东大都督,平壤道安抚使,爵封玄菟郡公。诏令契苾何力,节制诸道总管,继续挥师东进。

武康得此消息,乐的仰天长笑,此乃旗开得胜。两军成功会师,军事行动顺利,战争可以继续。朝廷再传政令,动员各地府兵,十六卫诸将军,全部回京待命。

河北道诸州县,就是黄河以北,秋粮暂停运京。诏令全国诸州,暂停秋粮运输,所有战备药材,优先运输东都。庞大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运转,兵临平壤城下,不再遥不可及。

朝廷中枢皆知,高句丽的内乱,泉男生的内附,千载难逢之机。如果错失良机,再想平定辽东,绝对难于登天。满朝文武百官,一时团结空前,劲都往一处使。甚至有人提议,司空李勣出山,主持辽东大局。

武康比较悲催,包括敬宗在内,没人敢举荐他。李治比较无耻,不顾内弟健康,命令照常上班。每天穿着盔甲,配备全部唐刀,站岗值班内宫。真想毛遂自荐,乃翁也是将军,也想出征辽东。

九月二十五日,噩耗从天而降,令他措手不及。广平郡开国公,金紫光禄大夫,刘祥道卒于家中。纵观他的人生,平凡而又传奇,仕途顺风顺水。

早年门荫入仕,袭爵乐平县男,累迁黄门侍郎。进爵阳城县侯,迁任刑部尚书,龙朔三年拜相。被上官仪牵涉,罢黜右相之职,迁司礼太常伯。组织封禅事宜,朝廷特别恩准,进爵广平郡公。

期间宴请武康,给出保命警示,楚魏不可同食。后来谶语应验,武康服毒避祸,祥道吓尿辞官。李治批准辞呈,授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文散官,致仕颐养天年。

可天公不作美,落个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一岁。李治失声痛哭,追赠幽州都督,并赐谥号曰宣。其嫡子刘齐贤,现在官拜侍御史,承袭刘祥道爵位。同时传下制令,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刘家哭丧。

武康身在其中,因为那句提醒,也很感激祥道。于是找到王勃,花钱买篇祭文,前去刘府吊丧。王勃那兔崽子,竟要价三十贯,比之前贵两倍,声称只要旧钱。

不禁嗤之以鼻,成为初唐四杰,这小子膨胀了。欺负我墨水少,拿我当冤大头,等着穿小鞋吧。其实也不怪他,通货膨胀闹的,斗米涨破百文。商贾不认新钱,乾封泉宝贬值,开元通宝暴涨。

刘祥道丧事上,武康声情并茂,郎朗背诵祭文。果然不同凡响,加剧悲伤气氛,齐贤哭的更凶。能得王勃祭文,刘祥道老先生,也算不枉此生。

在吃大锅菜时,刘府部曲凑近,压低声音传话:郎君转告楚公,囤粮低买高卖,致使粮价飞涨。公大发国难财,百姓更加艰辛,实非忠臣所为。

再次嗤之以鼻,拉倒吧大兄弟,我可不是忠臣。你父正值热丧,你还关心国事,说你什么好呢。思考半分钟,让部曲回话:你这样告诉他,没有我的囤积,粮价涨的更高。

部曲行礼离开,许敬宗凑过来,吐出劲爆消息:刘祥道老先生,也是囤粮会员,投资三千多贯。而刘齐贤此人,行事刚直方正,深得圣人青睐。变之不要介怀,他就是这号人,再给你说个事。

听完敬宗讲述,武康暗暗点赞,这是个铁憨憨。提拔进京之前,官居晋州司马,为官铁面无私。有次李治打猎,顺口提到晋州,特产优良鹰鹞。有人拍马屁说,齐贤今为司马,令他捕猎进献。

李治立刻训斥,难道你们认为,晋州司马齐贤,是捉鹰鹞的人?如果我传制令,他不会献鹰鹞,会献十本谏疏。如果我不服软,他会跑来京城,跪在宫外死谏。

感觉十分庆幸,幸亏祥道参与,挖墙角的行动。否则这铁憨憨,肯定上疏弹劾,后果不堪设想。以李九的德行,极可能黑吃黑。一纸制令下达,乖乖的上缴吧,本钱都得赔进去。

丧事结束之后,开始度日如年,正常工作之余,密切关注辽东。赵声数次汇报,婺州六千浙兵,已经急不可耐。隔三差五询问,武都督何时来,何时开往辽东?

武康也很着急,媚娘的枕边风,好像失去作用。李治那个混蛋,总是避重就轻,总是不提出征。被媳妇问烦了,便用废话搪塞:媚娘不要心急,我心中有数的,待到万事俱备,他不想去也得去。

九月熬到腊月,初一熬到十八,含元殿大朝会上,终于有了好消息。李治重拳出击,决定倾国之力,一举荡平辽东。完成太宗皇帝,临终前的遗愿,证明他比他爹牛。

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英国公李勣,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任辽东安抚大使。七十一岁的李勣,大唐真正的帅才,老骥伏枥再出征。有此可知朝廷,对于辽东战役,是多么的重视。

许圉师的外甥,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作为李勣的副手。右金吾将军同善,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并为辽东道副总管。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鸭绿道行军总管;昭文馆待招郭待封,积利道行军总管。

左奉宸将军刘仁愿,毕列道行军总管;新罗将领金待问,海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郎将窦义积,后军总运粮使;左武卫将军薛仁贵,辽东道行军总长史。

左戎卫大将军,左奉宸大将军,左羽林大将军;太子右崇掖率,上柱国楚国公,冠军大将军武康,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左金吾将军赵道兴,右金吾将军权善才,作为他的副手。

统领六千浙兵,二十四折冲府,整整三万卫士,择日开赴辽东。所有行军总管,海陆的运粮使,皆归李勣节制。河北各州田赋,全部运往辽东,供应东征大军。

制令下达之后,进入战报状态,各种出征仪式,有条不紊进行。武康兴奋之余,也在紧锣密鼓,安排出征事宜。由于战事重大,必须全力以赴,也不能留后路。

三百婺营亲卫,三百倭营亲卫,全部随军出征。此次千里远征,如果诸事顺利,至少一年时间。进宫拜见皇后,妻女托付给她,我不在的日子,关照我的家人。

媚娘点头答应,同时唉声叹气,下达最后通牒:康郎每次出征,我心中的担忧,不比崔小晴少。此次东征辽地,是你的这辈子,最后一次行军。好好的感受吧,以后没机会了。

这话很不吉利,咒我战死沙场,听着怪吓人的。明白她的意思,凯旋班师之后,结束戎马生涯。乖乖留在京师,当好保安队长,守卫皇宫大内,保护姐的安全。

武康也想这样,今年三十二岁,渴望平静生活。戎马生涯七年,尸山血海无数,宽阔的胸膛上,不想再添伤疤。剩下的半辈子,做个好夫君,做个好父亲,留在家享福吧。

每次出征之前,小晴强颜欢笑,都是这个德行,表示早已习惯。还有两个女儿,小脸泫然欲泣,整天闷闷不乐。水仙和明日香,表现还算可以,情绪没有波动。

特别是明日香,竟然有些兴奋,好战的倭国女人,没心没肺的样子。后院书房之中,一家六口聚集,两个女儿对弈。她俩水平很高,受媚娘的影响,也都爱好象棋。

用这样的方式,排挤离别之苦,减轻身心压力,其实很不错的。忽然钱顺敲门,脸色满是不安,赔着讪笑汇报:“赵声的情娘子,在大门外闹腾。”

气氛瞬间诡异,女儿不再下棋,视线聚集过去。钱顺头皮发麻,迎着质询目光,笑的比哭难看:“西市新平客栈,我们兄弟几个,经常去那喝酒。掌柜的小娘子,被赵声勾搭了,好像还睡了觉...”

咳嗽生打断他,小晴面沉似水,给水仙使眼色。两个小妾明白,温言软语请求,咱们出去玩吧,那话题少儿不宜。二丫乖巧起身,闹闹满脸八卦,兴冲冲问钱顺:“顺子叔快说,是不是赵叔,始乱终弃啦?”

是这么回事,钱顺不敢说,低着头很尴尬。小晴再咳嗽,脸色很难看,闹闹嘟起嘴,抬头看阿爹。武康直接仰头,表示爱莫能助,别这么八卦嘛。闹闹气的跺脚,暗骂老爹胆小,拉着二丫离开。

书房只剩三人,小晴大马金刀,坐在主位冷笑。瞅瞅自家夫君,杏眼瞪向钱顺,说话阴阳怪气:“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兵。顺子说说吧,什么程度啊,肚子大了吗?”

武康心里喊冤,这话从何说起,那小子造的孽,关我什么事嘛?新城公主过世,二丫这么大了,不要再翻旧账。感受怪异眼神,头皮阵阵发麻,尴尬的垂下头。心里反驳媳妇,我没始乱终弃,也没乱过谁呀。

钱顺硬着头皮,戳赵声的脊梁骨,道出他的糗事。新平客栈掌柜,是个老实汉子,膝下只有一女。今年虚岁十五,小模样挺水灵,性格也很活泼。哥几个常光顾,有次痞子闹事,扰了众人雅兴。

结果不言而喻,他们出手教训,还报武康名号。痞子再不敢来,掌柜的很开心,与婺营诸头目,渐渐熟络起来。而那个小娘子,特喜欢他们讲,沙场军旅生活。

赵声添油加醋,讲述他在战场上,七进七出的英姿。美女爱英雄嘛,小娘子被吸引,然后再被勾引,故事讲到床上。武康暗翻白眼,兔崽子造孽啊,十五岁的妹子,你也下得了嘴?

小娘子怀孕了,不敢再瞒父母,老掉牙的套路。老王找到赵声,让他负起责任,娶小娘子过门。可赵声那混蛋,就是个大奇葩,秉承独身主义。三十岁的人,死活不成亲,谁说都没用。

留恋风月场所,是平康坊熟客,勾搭各种女人。所以王小娘子,他很不乐意娶。老王更不乐意,可惜无计可施,对方来头太大。这样天天拖着,也不是个办法,女儿已经显怀。

焦头烂额之际,听闻朝廷东征,赵声是婺营卫,也会奔赴辽东。老王坐不住了,若等远征归来,估计我的外孙,能开口喊大父。于是硬着头皮,带着妻子女儿,来修真坊武府,誓要讨回公道。

钱顺讲完了,见大佬沉默,见夫人冷笑,急忙拍马屁:“他们肯定打听过,知道夫人很和善,待人接物很公正。否则平头百姓,借他们两副胆,也不敢来武府。”

马屁拍的很溜,小晴脸色好转,直接吩咐钱顺:“请王家人进府,带到客厅等候,不要失了礼数。再去赵声家里,讲明事情真相,请他父母来谈。这事我管了,还愣着作甚,赶紧的去呀。”

钱顺唯唯诺诺,视线瞟向大佬,突听拍桌子声,吓的转身就走。小晴离开书桌,还是阴阳怪气:“赵声跟着你,十五年了吧?优点没学会,坏毛病学全,你的教育水平,妾身很是担忧。”

武康表示无奈,点点头附和道:“那个小兔崽子,十五岁跟着我,足足十五年了。媚娘给他指婚,条件相当不错,县尉家的千金。可他就是不愿,跑到咱家哭诉,我也没有办法。兄弟那么多年,总不能强迫吧?”

话语被打断,小晴淡淡道:“这件事我做主,王家的小娘子,怀了他的骨肉,必须明媒正娶。如果此事闹大,影响武家声誉,也会影响皇后。等下你别说话,我要看看赵声,敢不敢忤逆我。”

武康摊开双手,学哑巴呜啊啊,您老做主就行。很快来到前院,老远听到哭声,哭的十分伤心。平郎等诸亲卫,在院子里排队,个个挺拔如松,脑袋偏向门口,就像报数似的。

你们这些混蛋,看热闹不嫌事大,个个都欠收拾。捂嘴沉声干咳,见到脑袋抹正,瞪着牛眼训话:“杵在这里作甚,不日就会出征,行囊收拾好了?都给我滚回去...都在这站着吧,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乱动。”

训斥完拂袖而去,挡在媳妇身边,慢慢走向客厅。夫妻俩刚进门,亲卫队列北边,闹闹捂嘴喘气。二丫满脸无辜,扭着头看姐姐,委屈的嘟起嘴。为什么拉上我,阿母要是知道,还是会骂你的。

宽大的客厅里,老王唯唯诺诺,面容非常朴实。身边他的妻子,抱着他们女儿,啪啪的掉眼泪。可怜的小娘子,小腹已经凸起,伏在母亲怀里,不停的抽泣着。

赵声低着脑袋,不敢直视大佬,腿肚子在颤抖。武氏夫妇见礼,王氏夫妇回应,貌似胆战心惊。小晴和颜悦色,招呼他们坐下,吩咐准备好茶。

大概两刻钟后,赵声父母来到,先给主家见礼。老夫妻很兴奋,赵母直接过去,安慰王家娘子。因为儿子婚事,他们操碎了心。现在有了儿媳,孙子也在路上,自然兴奋异常。

武康可以笃定,若非场合不对,二老笑出猪声。赵父马上表示,这孩子我管不了,劳烦楚公教训吧。小晴捷足先登,来到赵声身前,大模大样的说:“孩子她赵叔,你给个答复,我说话好使不?”

直接上纲上线,赵声不敢造次,艰难的嗯了声。小晴很满意,重新面对王氏,言辞凿凿道:“赵声跟着夫君,足足有十五年。他不只是亲卫,还是武家袍泽,夫君的亲兄弟,闹闹的赵叔叔。”

身份已经拔高,小晴继续安排:“夫君曾经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敢做就要敢当。小娘子有身孕,必须娶进赵家,必须明媒正娶。三书六礼不能少,八抬大轿必须有。”

定心丸吃下去,老王长出口气,抹掉额头细汗,不断作揖行礼。赵父表示同意,赵母随声附和,王娘子不哭了,躲在母亲怀里。

小晴很满意,安慰小娘子:“你这弟媳妇,嫂嫂认下了,你就放心吧。不要再哭了,你们成亲时,嫂嫂封大礼。赵叔父赵叔母,弟媳先住我家,你们准备迎娶。夫君此次出征,不让赵声跟随,终身大事要紧。”

赵声陡然抬头,剧烈的摆着手,拒绝急不可耐:“夫人这不行的,我是亲卫队长,必须随军护卫。酒娘先住我家,等班师凯旋后,再成亲也不迟。我向夫人保证,辽东战役结束,必娶酒娘过门。”

小晴掐腰瞪眼,赵父急忙劝解:“夫人切莫生气,这孩子说的对,保护楚公要紧。他是亲卫队长,如果强行留下,能把他闷出病。亲家公别担心,夫人已经发话,这事已经成了。”

王氏夫妻对视,很快确定眼神,老王诚恳言道:“楚公平易近人,夫人公平公正,所以老汉敢来。夫人开口做主,我们肯定放心。声郎是亲卫长,理应共奔辽东,老汉没有异议。”

武康拱手还礼,征得媳妇同意,也是和颜悦色:“老丈放心吧,他是我兄弟,我很了解他。平时不着调,说话却算数,说娶就会娶。辽东战役结束,他们俩的婚事,我会亲自安排。”

节目效果很好,两家人都乐了,感觉倍有面子。这可是楚国公,南衙的大将军,皇后的同胞弟。事情告一段落,气氛开始和谐,小娘子安心了。轻轻捂着小腹,表情有些扭捏,偷瞧未来夫君。

小晴吩咐摆宴,然后频频敬酒,王氏激动不已,竟拿不稳筷子。小晴看向赵声,语气缓和许多:“之前提的亲事,都被你拒绝了,是在等酒娘吧?这就是缘分,夫君说对吗?”

武康微笑点头,赵声放下酒杯,摇摇头回答道:“战死的弟兄们,将军都照顾着,不愁吃不愁穿。可他们的妻子,还是过的不好,脸上鲜有笑容。我怕我战死后,妻儿孤苦无依,所以不敢成亲。”

话说完训斥来,他父母和小晴,训他胡言乱语。武康没有开口,目光盯着酒杯,有浓浓的无奈...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