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大宋苏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吕颐浩的迷惑

第一百五十七章 吕颐浩的迷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吕大人,饭菜不好吃?”

苏过虽然言语上表现的很轻松,其实心底里也很沉重。密州的状况,当真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民不聊生、匪盗横行------现在,匪患虽然基本解除了,但势必还留着诸多隐患,有待趁热打铁,及时解决余留问题。

他知道他是着急了,他也同样着急。各级官府衙门,各位置上的官员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跟着又填补上了,反正大宋等着位置的预备人员有一大批,割了上一批,又来下一批。府县六部上的人也跟着重新更换了一批,新上任的都是又红又专,家世清白的人。人员到位,密州之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状态,每个新上任的人满腔都充满了热情,期待着他这位新任知州,领着大家将所有的热血挥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吏房,相当于现在的组织、人事等部门。吏房掌管本县所属吏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县衙内考勤、登记本县进士举人、管理乡绅、丁忧及本县在外做官人员的出身、成分、任职等事宜。

户房,相当于现在的民政、财政、税务、土地等部门。户房在旧时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全县民政、财政、赋税、田土、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宜。户房下又设户南房和户北房,户南房掌管内乡东南八保,户北房掌管内乡西北十保,每保也有一个主管,主要负责保里的征税、纳粮等工作。若遇到灾年,户房负责经办赈灾放粮事宜。

礼房,相当于现在的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礼房主要掌管全县的教育、学校、县试、礼仪、祭祀、文化、节庆等事宜。礼房下设简房,掌管知县的信件、帖子等,并负责调派伞夫、扇夫、轿夫等,负责知县外出等事宜。同时,还负责出示县谕、办理请柬等。

兵房,相当于现在的人武部门。兵房旧时主要是掌管全县征集兵丁、马匹、训练丁壮、考武、向上输送兵员。驿站、铺兵、剿匪、城防等事宜均属其管理。

刑房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司等部门。刑房主要是协助知县受理案件、破案侦缉、验尸填报、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等。

工房,相当于现在的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工房主要掌管全县的工程营造,兴修水利。修筑衙署、城池、仓库、桥梁、祠庙,铸造银两、枪械等工程项目均由工房承担。

现在,这些工作已经有序开展起来,一应人都撒了出去,务求把密州所辖之地的具体状况弄得一清二白,再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进行政策调整与实施。

只是厢军这一块,已经是存年的陋习了,朝廷在这一块的经费上就那么多,在一般的状况下,如吕颐浩这种级别的武官以及下属管,还得靠着盘剥下面兵员的那点可怜米粮供应,才能稍稍满足自己的欲求。

苏过这么戏谑的一说,旁边侍候的小丫头,看着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很是天真的补充了一句:“怎么可能?我们府里的饭菜最香了,就是外面最有名的馆子,做出来的饭菜都没有我们府里的香。”

小丫头满脸真诚,可她也不想想,就她这话,可信度有多高?难道苏府里的小丫头,也能随意去外面最好的馆子里吃饭?如果真是这样,那苏家可真是太奇葩了。即便是苏家很富裕,也没有领着府里的一应下人在外胡吃海喝的道理。

匆匆过来的刘嬷嬷刚好听到了小丫头所说,可当着外人的面,没有开口就训斥的道理,只拿一双眼睛狠狠的瞪了她一下。小丫头被她狠厉的眼神一瞪,心里一个激灵,顿时明白,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苏重跟着笑了笑:“三哥现在这样,终于有了一点富贵大家的风范,看来,我还得好好学一学,慢慢适应----呵呵---有人侍候着过日子,或许很惬意!”

“你呀,是的好好学一学一个人只有一双手,这一个府上七七八八的事情多了出了,多备一些人使用,总归是周全一些。况且,现在,我们苏家不同往昔,或许你会说三哥在浪费人力资源,可,大宋的人家都是如此,我们又何必标新立异,搞得那么小家子气,让人凭白看清了。”

“是是是,三哥的话有理。”

苏重麻利的应着,一直以来,他都是自个儿管自个儿,就是到了任上,他的身边也没有随身侍候、端茶倒水的丫头,他那边府里,除了厨房里做饭、打扫的几个婆子,一色的都是他这样的爷们。

确实太不合时宜了!

难怪自家二哥、曹二哥不想来府上住。自家二哥还好说,曹二哥肯定是很不适应的。

要不,今后自己也顺应一下潮流?

可是,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他还真不想把诸多精力浪费在这些无谓的事情上。可,过了几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洗澡不但有人准备洗澡水,还有人搓背的日子,感觉还是不错的。

很爽!

初时也有些不自在,就好像自个儿所有的一切都赤裸裸的暴露在人前,没有了半分隐私。

吃完饭,丫头们跟着给每人端来一盆水,递上帕子,擦了手,刘嬷嬷还特别关怀的说了一通话:“三少爷,您还是多歇歇吧,见天地不断有人来叨扰,虽说是为了公事,但三少爷的身体更要紧,况且,不是有四少爷代劳么?”刘嬷嬷说着,拿眼瞟了瞟吕颐浩。

不错,这话她就是对吕颐浩这类人说的。这几天,三少爷说是在家里养伤,可衙门的人连着上门,仿佛就没有断过,不仅弄得他们不能安心做事,还使得三少爷在养伤期间劳心劳力。

“我们的四少爷虽然看着是年轻了些,可办事最是牢靠,陛下也是特别赏识的-----”

“刘嬷嬷,我知道你怕我这身上的伤落下什么病根,可我四弟也说了,这种外伤,本就不需要静养,有人来家里,陪我说说话,也是好的,你就不用多费心了,去忙吧。”

刘嬷嬷还想说点什么,嘴巴张了张,看了看三双盯着她的眼神,终究还是把剩下的话咽了进去,礼节性的福了福,悻悻然的走了。苏过这才转头,对着吕颐浩微微笑了笑,“吕大人切莫往心里去,我家嬷嬷只是担心我这身体-----”

“不不不!确实是我唐突了。”

“哪里?吕大人也是一心为公。再者,吕大人自己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大好了?可不能因为心里着急,就忘了好好照料自己的身体。做事情终究要一步一步来,我们都还年轻,难免会有思虑不周全的地方,所以,行动起来更得慎之又慎,把所有的都考虑全面了,免得走弯路,也是好的。”

苏重也跟着补充道:“是啊,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一件一件来,急也是急不来的,而这身体,才是我们最大的本钱,所以,再多养几天,等吕大哥的身体养好了,我用车轱辘推着我三哥去你们营地上转转,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好不好?”

这意思,是要送客了?

吕颐浩讪讪的笑了笑,站了起来,拱了拱手:“两位苏大人说的是,本官这就回去,把基础工作做好,等着两位苏大人前去考察。”

苏过行动不便,只能苏重相送。

从里院走到门口,差不多一千米的路程,一路上,吕颐浩都在无话找话的与苏重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对这位仅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心底是充满感激的,但文人的清高,却又使得他在骨子里对他表示不屑。在他眼中,苏重只不过是靠着苏家的名望、乃父的庇护、兄长的关爱才拥有今天的名气与位置,他实在不相信,这样年轻的公子哥,胸中有多少丘壑,至于武力值,那只是武夫的行径。

但而今,他在选择文转武后,似乎又觉得那一点很重要。

感觉上很矛盾!

但仍然觉得自己与他是不一样的,即使眼前的少年人因得到多方庇佑,竟然小小年纪就能为一大县的县太老爷,实在有点儿匪夷所思。他还真想看看,这小子到底有多少能耐?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