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大宋苏门 > 第一十四章 睹物思人

第一十四章 睹物思人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苏轼回来的路上,就听说了阿拉伯人的事情,一回到家,顾不得把身上的官服换下来,就让常叔带他去看阿拉伯人。

常叔领着苏轼走到池塘边时,阿拉伯人还甩着胳膊,大干特干,一点儿也没有乘没人监督偷懒的想法。

“喂!喂!”

阿拉伯人抬起头,看到常叔——熟人了,咧嘴笑了笑。常叔对着他用手指了指苏轼,眼神也跟着向苏轼这边斜。

他这才注意看苏轼,官服?他听过这方面的描述:着朱衣朱裳、束罗料大带、绯色罗料蔽膝、挂锦绶、玉佩、玉钏、白袜黑皮履。

原来这家的主人还是当官的!自己实在太幸运了,其实想想这汴京之地,随便一抓,就能抓到一个当官的。可他幸运的是遇上苏轼这样的官人——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所以,眼前的这个阿拉伯人,虽然语言不通,但既然来到了他这个家里,就是缘分,就是他家中的一份子。何况人家一来,就卖力地帮他挖池塘——好人啊!天下还是好人多啊!

阿拉伯人笑得更灿烂了!不过,黝黑的脸上,还是有一丝腼腆。而这份腼腆在不经意间闯入苏轼的眼中,便觉得异常珍贵。

苏轼是聪明人,怎样与眼前的人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势加口型来表达。俩人之间指指点点半天,常叔在一边看的头晕,建议苏轼回家再聊。

天上还飘着细碎的雪花呢?虽说雪花干净,轻轻就能拍打下来,但蒙头洒得多了,也会湿了发冠,淋了衣衫。

苏轼显得很兴奋,似乎他们的交流已经有了些许成效。为了方便叫喊阿拉伯人,苏轼给他取了一个名字——苏阿拉。当然,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是见了自家的三个儿子后取的。

苏迨苏过见到苏轼,兴奋地在他面前演算阿拉伯数字的简单与神奇。苏阿拉看着那些数字演算,也在一边‘咿咿呀呀地’说着,貌似比两个少年更兴奋。

苏阿拉很骄傲,他们的阿拉伯数字能传递到如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几张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苏轼拿着这张看了看,拿着那张看了看,让兄弟俩再仔细讲解一遍。

苏轼就是苏轼,听他们重新演说一遍后,也就完懂了。这么一来,确实简单多了,而且再大的数字书写下来,也不占多大的地方。

真是好东西啊!用这些数字代替文字运算,当真是简单得太多了。

黑儿厉害,随便拉一个人进来,就是一个宝。

苏轼呵呵笑着,别提多开心了。

本着对学习认真的态度,坐下来,自己又按照他们的样子进行了几道简单的运算。再将数字复杂到百、然后到千,聪明人就是这样,举一反三。

苏迨苏过都没提苏重,自动隐匿了这小子的作用,爹爹这人他们了解,最初或许会因为某种因素想着保守秘密,但没准哪天就自动说出来了。或许还会因此得意,自家的小儿子就是厉害——怎么样,你们嫉妒啊!哼!嫉妒也没用。

他们在这里孜孜不倦,王闰之那边已经做好了晚饭,当真依照苏重的要求,熬了大骨头汤——大半锅。用大骨头汤替代鱼汤,多少能节省一点家庭开支,虽然那点钱对于这个家所欠的外债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连个小水泡泡都不算。

“先生,迨儿过儿,你们要忙什么还是吃了饭再忙吧!这大冬天的,菜一出锅就冷了,还得用小火炖着,怪费炭火的。”

“朝云,你来看看,这是你们今天上街带回来的那人的国度使用的数字,孩子们说叫阿拉伯数字,他是阿拉伯人,今后在我们家,就叫他‘苏阿拉’。”

苏轼拉着王朝云,絮絮叨叨地述说着。

“先生,看你,一兴奋连官服也懒得换,弄得皱巴巴的明天上朝还穿呢!”

“哈哈,怕什么?难道还怕外面的人说你家先生邋遢?放心,你家先生就是再邋遢,也邋遢不过王老相公。所以,有他在前面顶着,朝堂的人现在见到谁都觉得收拾得很干净。”

“你呀-------我们去吃饭吧!”

“哦,去吃饭饭咯!”

苏重实在怕苏轼再多方联想,没完没了。

吃饭之前,先喝一碗大骨头汤,舒畅啊!苏轼不禁感慨,曾经也有过吃不上饭的时候,现在喝着这廉价的大骨头汤,也倍感珍惜!

因为家里多了苏阿拉,常叔自动分桌吃饭,拉着苏阿拉入了他们爷俩的伙。

“常爷爷,您和我一样,要多喝大骨头汤,经常喝着,您那胳膊

你现在所看的《大宋苏门》第一十四章睹物思人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大宋苏门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