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大唐第一福星 > 第043章 官场自由人

第043章 官场自由人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小丫环失落的眼神让明非有些揪心,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本应该是最无忧无虑并且快乐的,她此时却在为生活而奔波,却在因主子的拒绝而伤心。

“你叫什么名字?”明非轻柔的问道。

小丫环站在原地,瞪着硕大的眼睛,双手局促的抓着衣服的下摆。

“婢子以前叫柳儿,少爷若是不喜欢,可以给婢子取一个新名字。”

重新取名字?明非印象中好像有这么回事,古代的下人到了主子家是要换名字的,若是被取了新名字,那便代表得到了新主子的认可。

他见小丫环局促不安的站在原地,思索了一番,说道:“你到这个家来正直初夏,不如你就叫初夏吧。”

初夏这个名字很好听,倒是和眼前的小丫环挺般配,小丫环年纪虽小,从五官却也看得出是个美人坯子,若是以后长大,只要没长歪,就肯定会迷倒一大片男子。

初夏?小丫环听到这个名字,脸上沮丧的神情消失不见,名字在嘴里反反复复的念叨,先前的不悦仿佛从未发生过。

明非不知,从此以后,初夏便成了所有下人中羡慕的对象。

得了新名字的初夏每天像是吃了蜜般,总是一副喜悦的模样,对明非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即使一些小事明非想要自己干,却也被她抢着去做。

赴职的这一日终于到了,天还没亮的时候,小丫环初夏就来到他房门前轻轻敲门。

“少爷今日要去赴职,可得起来了。”

明非听到初夏稚嫩的声音,极其不情愿的在床上又打了个滚,眼睛艰难的睁开了一条缝,通过窗户向外看去,天刚刚才蒙蒙亮。

“再睡一会儿。”心中默念一声,转过头继续睡了起来。

初夏见他没有动静,在门外急的团团转。

明非对这个官职本来就不太在乎,所以也就不太重视,以前可都是等到太阳照进窗户再起床,现在这个时辰正是做好梦的时候呢。

“公子,起床了。”

刚睡没一小会儿,又听到敲门声,正不耐烦,便听到门外苏海棠的声音。

“这小丫头,怎么把海棠姑娘叫过来了。”他皱着眉心想。

翻起身,穿过衣服,打开房门,苏海棠与初夏正在外面等待。

“你喊我起床怎么把海棠姑娘也给喊起来了。”明非问道初夏,语气中却并无责怪。

“我见公子不愿起床,便只好去叫海棠姐姐来帮我了。”初夏低着头,一脸无辜道。

苏海棠柔声袒护道:“昨日是我嘱咐她晨时叫我的,今日可是个重要日子,耽搁不得。”

“不是什么大事,无需如此隆重。”明非摆了摆手。

伸了个懒腰,初夏端来一盆水,他随意的洗漱一番,啃了两口馒头,便穿上官服准备入宫了。

来到大门前,管家早已为他准备了一匹马,不过他哪会骑马啊,坐马车还差不多,不过在这个民风彪悍的朝代坐马车是会被笑话的,所以他索性决定不骑马用脚走。

“少爷果真徒步去宫中?”吴叟询问道。

明非点了点头,道:“走路锻炼身体。”

他大步的朝皇宫走去,身后跟随着两个家仆。

清晨的空气十分凉爽,脑子倒是清醒了不少,他努力活动了几下眼睛。

还好只是个七品官,是不需要上早朝的,那些需要上早朝的官员恐怕还要早起一个时辰,那时天还没亮吧。

他打了个寒颤,以后可真不能做上大官了,太累。

还好自己的府邸距离皇宫很近,没走多久就到了。在宫外也遇到了很多官员,不过他都未理睬。

从侧门进入皇宫,在带领下来到了钦天监衙门。

“明大人!”刚来到钦天监,袁客师便迎了过来。

袁客师满脸笑意,脸上的褶子都挤到了一起,胡须整齐的下垂。

明非连忙笑着迎合道:“袁天师可是这里的监正,才是真正的大人,小生以后可还是得听袁大人差遣。”

“不不不。”袁客师摆了摆手,接着道,“陛下吩咐过,明大人只是挂职而已,可不问监内之事,来去自由,老夫可管不得你哟。”

说完二人皆哈哈大笑。

袁客师带他了解了整个衙门,衙门挺大,光官差就有十几号人,都在各自职位上职守。

“前日北疆传来讯息,将军高侃大胜车鼻可汗,突厥以后可就对我大唐俯首称臣了,明大人的卜术可真是高啊。”袁客师称赞。

“赢了?”明非倒是诧异,北疆离长安还是很远的,消息传回至少要一个月,没想到他们会这么快的到消息。

看来大唐的情报速度没有想象的那么慢。

钦天监众人见袁客师对待这个新来的五官平章正如此客气,一个个心中都对明非有了一个认识,无论比他品阶高还是低的官员都一一过来打了招呼。

明非转悠了一圈,这个衙门是真的闲,主要是观察天文、推算历法,所以平时里的事很少,大家都在努力的划水摸鱼。

他觉得无聊,便准备回家了,反正之前袁客师说过,他现在是自由身,今日来时,也只是准备简单的报个道。

然而就当他欲走时,便看到了门外王公公朝这边走来。

“皇上召五官平章正议事。”

议事?明非纳闷,能有什么事可议的?高侃将军的事?

王公公这一声传唤,让钦天监同僚都议论纷纷。

“一个五官平章正为何会让皇上亲自召见?”

“声音小一点,他恐怕来头不小……”

“你没见先前监正大人对他如何?”

……

“王公公,不知此次陛下召微臣是有何事?”明非问道。

王公公摇了摇头,笑道:“杂家可不知晓,大人随我前去便是。”

无奈,他不情愿的随王公公来到两仪殿,此时皇上李治早已在这里。

“微臣拜见陛下。”他施了一礼。

李治在龙椅之上,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面容喜悦:“爱卿不必客气,朕给的这五官平章正的官职如何?”

明非再次施了一礼,答道:“多谢陛下恩典,陛下对臣已是万般厚爱了。”

其实仔细想想,官位自由,又给了个大宅子,作为皇帝对臣子的青睐,最多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李治大笑了两声,夸赞道:“前日北疆传来消息,高侃大胜车鼻可汗,朕甚是喜悦,卿家可真是料事如神。”

“多谢陛下夸赞,北疆平定实乃一件大喜事。”

“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虽说朕笃信卜术,但无论是之前的袁天罡还是如今的袁客师,都只能大概的预知吉凶,像你如此未卜先知之人朕还是头一次见。”李治突然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犀利,明非犹豫了片刻,恭敬的答道:“回陛下,所谓术业有专攻,袁天师在天文历法之上的造化无人能及,微臣对此一窍不通,只会这些卜算的小伎俩而已。”

见他如此谦虚,李治颇为满意,接着问道:“既然如此,你可知今后我大唐可有祸事?”

这是明非最怕看到的局面,他虽是穿越之子,但对详细的历史肯定是了解不深的,只能记得一些大事。若是以后李治天天叫他预知,可就麻烦了。

他摇了摇头,一板一眼的胡扯道:“陛下,未来之事,臣也不能尽知,且天机不可泄漏,若是陛下提前知晓,可能会再生其它祸事啊。”

“朕知晓,卜术乃佐道,朕真正需要做的还是勤政,朕也不需要你泄露天机,你只需把能说的说了便可。”

明非一愣,李治这么聪明?还知道卜术不可治国的道理,心中对他刮目相看。

“陛下,那微臣就直说了,如今已入夏,京城乃至周围会面临一场大旱。”

“什么?大旱?”李治砰的一下站了起来,“当真?”

明非点了点头。

夏天是庄稼最重要的汲取水份的时候,这个时候大旱,意味着京城地区的农户将会面临粮食欠收的局面,再严重些,是会死很多人的。

古代帝王最头疼的天灾,无异于大旱和水涝。每次发生这些灾难时都会饿殍遍地。

“你可有良策?”李治急切问道。

“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做呢?”

“先皇在时,为了给朕稳定天下局势,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矣,如今诸多外患未除,京城若是大旱,光靠国库赈灾,恐怕难以支撑。”

古代赈灾最常用的就是拨款济粮这种最无效的手段,只是装满了官员的口袋,灾民照样会饿死。但没办法,他们也别无其它手段。

“陛下,其实很简单。京城有泾、渭、沣、滈、涝、潏、浐、灞八水,只需到各水的各个流段修一堤坝,旱时放水,涝时蓄水,可大大减小灾情。”

李治点了点头:“修建堤坝这种做法虽从夏朝开始就有,但是各朝各代少有听闻,此是劳民伤财之举,朕岂敢随意决断。”

“此事浩大,若完成非一朝一夕之工,不可急于求成,其带来的好处远远比陛下想的要大得多,一旦修成,自此以后无需再怕旱灾与涝灾了,陛下也会被后世所称赞。”

“卿家此言有理。”

明非接着说道:“除去此法,陛下可下令命每几户人家都需合力修一陂塘,平日里蓄水,大旱来临时可引流庄稼。”

陂塘也就是水塘,若是家家户户都有水塘,那么旱灾来时只需要把水引到田地灌溉就可以了。

“这陂塘果真有此奇效?”李治有些将信将疑。

“陛下召水部衙门的人过来一问便知。”明非不紧不慢的答道。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