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谋在三国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曹刘起纷争

第二百八十一章 曹刘起纷争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话分两头,就在吕布已然大势已去之时。作为此次讨伐吕布的发起者的曹操大军,却也是赚的是盆满钵满。曹操先是借小皇帝刘协的名义号召天下讨伐吕布,随后又乘着刘备冀州空虚之际,一举将冀州大半转眼间给得了。

也正是因为曹操的“假道伐虢”之计给打了个措手不及,要说这个计谋却是也有点历史来由的。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也正是因为曹操的如此行径却是让刘备气的不行,所以刘备在行至半道硬是改道回了冀州。也正是如此才硬生生将曹操的攻击势头,给止步在了赵国之地。可如此之下,这曹操作为此次攻伐吕布的发起者却也只能在道义上失去了大义。

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春秋无义战”当然了孟子是处于什么角度如此说,现在已经不可考究。可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当时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各国都在相继进行变革,颁布法律。各国之间的战争没有道义可言,没有规则可循,均为了本国的宏图大业,而去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土。他们所秉持的战略思想很简单,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相比之下,东汉末年的三国争霸与各个时期的诸侯决裂之战又有那一场是正义的。

眼下东汉皇室势微,刘备与曹操相继为天下数一数二大诸侯。其中的曹操又是有着“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的评语。如此而言,曹操突然向刘备出兵,却也是正常。只不过相比刘备这个以仁义行事的诸侯,曹操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诸侯这一次却是太过焦急了。

赵国城下,曹操三军整装待发。曹操高坐战车之上,远远与城上刘备对峙。曹操身旁文武一一而立,满面得意之情,不言自明。而反观刘备一边,不说本就满脸通红的关羽了,便是一直以仁义之名行事的刘备都是满腔的愤怒。

曹操看着城上严阵以待的刘备一行,一边喝着美酒一边乐呵呵的对着城上刘备高声道“玄德公啊!别来无恙啊!”

“哼!曹阿瞒,你即能如此康健,我刘备又怎能有恙呢?”

&nb

你现在所看的《谋在三国》第二百八十一章曹刘起纷争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谋在三国

看最新最全的书,搜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