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谋在三国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渤海之战

第一百一十五章 渤海之战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在冀州黄巾受到重创之际,青州此时也正进行着惨烈的战役。此刻正立于城头的颜良,正1满腹心事的看着城外的黄巾大军。自领军来袭,已经数日。除了刚开始的首战,得了便宜,打了黄巾个措手不及。但是随后却是灾难的开始。

任谁都没有想到,黄巾在青州会有如此威望。在渤海刚破不就,袁绍大军便尝到了孤军的滋味。百姓的白眼,士兵的厌战都是次要的,真正难受的却是,数万的黄巾围城。要是真的是黄巾也就罢了,可他们那是黄巾啊!都不过是年老正幼的孤苦之人。前一天还是善良的百姓,再颜良攻打渤海那一刻,已经成了黄巾士卒。本来挺成功的偷袭战,打成了良心战。这满城的老弱,厉害的不是手中的树枝木棍,厉害的是那种命都不要的执着。从第一批黄巾被杀之后,颜良的大军是再也提不起手中的屠刀了,无奈之下的颜良只能据城而守,以希望袁绍可以率军来接应自己。

其实黄巾军一开始并不是这样一个造反组织。一开始他们和汉代的宗教信仰是一样的,都尊奉道教。刚开始,黄巾只是民间的一个宗教组织,对房中术和采补术有极大的热情。据说黄巾军有一本秘书,就叫《黄书》没准这也是这一词在现在被妖魔化的原因。

自古以来农民起义,一开始都是打着造福人民,造福社会,大家所有百姓一同受益。但真正受益的不是地方军阀,就是恶霸,或者是各地的小混子。东汉黄巾起义首先便是诸侯割据,地方诸侯拥兵自重,随后导致天下大乱。黄巾作为真正的首发之人什么都没得到。结局好的如蜀汉大将廖化,名流千古。差的如普通士卒,生不得腹饱,死更无立锥。

青州因黄巾而大乱,也因为黄巾而自由。真因为黄巾的肆虐,导致青州完失去了朝廷控制。百姓得以分得田地,为自己家小劳作。可好不容易得来的希望,眼看就要被颜良给毁了。丧失希望的青州百姓,只能为命运而奋斗,为那一点田地而献出生命。这也就不难想象,颜良这万余大军竟被自己给杀怕了。

此刻城下的黄巾,正是午饭之时,一群老者围着一破鼎正相互议论着。

“陈老,新的一批赴死之人已经准备好了。这城上的汉军正的不敢再杀咱了吗?”

“吾也不知,只愿这城上之人还有点人性,莫要多做杀戮了!”陈姓老者说完,便呆呆的看着眼前众人,周围的老者都相继呆呆的无言。

随后突然一人“哇”的一声便哭了起来。随后哭的人越来越多,哭声悲泣,绝望。瞬间满城的黄巾,都痛哭了起来。哇哇的哭声,一声声催击在城中汉军心头。眼看着哭泣已经传播进了城中,陈姓老者趁众人不注意,找了一草垛,自己爬了上去。找来仅有的壮汉,对着他们一字一句道

“城中的汉家儿郎们,老朽在此求求你们了。求你们放吾等一条生路吧!”说完便噗的一声跪了下来,周围的黄巾见陈老跪了下来,便也都有样学样,一齐跪了下来。

城外的动静,城中的颜良早就知道了,再城外传来哭声之时,颜良便已经站在了城头。看着这满地的老幼,整齐的跪在地上。颜良是真的后悔了,他自己也并非天生的屠夫,虽不是什么大贤,可也不是嗜杀之徒。若不是袁绍有知遇之恩,他没准此时便弃城而走了。可忠义不能两,看着遍地的老幼,颜良只能对着城外大声央求道

“诸位乡老,非吾颜良嗜杀,吾奉命来此,若不得主公令,便擅自撤军,实为不忠。若吾自此辞官弃走实为不义。单请诸位放心,吾在此担保,定不会嗜杀无辜。还请诸位退去吧!”

见颜良不愿退去,陈老便跪地不起。周围的数万黄巾,也都是如陈老一般。硬生生的战场,此刻成了祭祀一般,数

你现在所看的《谋在三国》第一百一十五章渤海之战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谋在三国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