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鹰掠九天 > 第四百一十一章 脚踩钢丝,刀尖起舞!

第四百一十一章 脚踩钢丝,刀尖起舞!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嗖!”</p>

满载武器弹药和3个500公斤级副油箱的109号L-15C猎鹰,微微仰起头,脱离狭窄的高速公路跑道表面,展翅翱翔,掠过数十米高度下方车流繁多的平赞高速公路主干道。</p>

“枫子,枫子,快看,有战斗机,从我们头顶上飞过去了!”</p>

平赞高速主干道上,一辆白色长安轿车内,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年轻女孩,正在无聊地刷着手机短视频,耳边传来一道陌生的轰鸣声,抬头跟随声音来源处,顿时见到银灰色满载武器弹药的L-15C猎鹰,高速划过头顶上空,整个人顿时喊了起来。</p>

“老婆,你没睡醒吗?什么战斗机,少刷点短视频,把脑子都整没了。我在部队当兵两年,连枪都没打过几次,这高速上看到战斗机?别想套路我,手机音效还不错,模拟的比较真实。”</p>

双眼带着黑眼圈充斥浓浓困意的何枫,右手握着方向盘,打了个哈切,听到自家老婆的话,翻了个白眼:“要是有战斗机,我吃一百吨屎……”</p>

战斗机?</p>

开玩笑。</p>

这是正儿八经的高速公路,部队的飞机从头顶飞过去,简直异想天开,当兵回来之后,他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时代,从小长到大的青梅竹马兼老婆,就是喜欢套路自己。</p>

“轰!”</p>

滚滚轰鸣声响彻于耳,转瞬,机头编号为107号的L-15C猎鹰,猛地从平赞高速上空掠过,位于高速行驶的长安轿车后方空域,与其擦肩而过。</p>

一架还不算完!</p>

一秒之后,令人震撼的场景呈现,一架又一架保持前后安距离的银灰色战鹰接踵而至,如同糖葫芦般密集紧凑,令人眼花缭乱,掠过平赞高速主干道上空。</p>

引擎轰鸣声,似如震雷!</p>

“吱!”</p>

突然间,一股尖锐的车辆制动装置摩擦声传出,高速行驶的长安轿车,在观察左右无车辆后,迅速减速靠右,稳稳地停下。</p>

“又是100吨?”</p>

长发飘飘的年轻女孩,一双明眸望着渐渐远去的机群,手里握着智能手机,目光投向几乎石化的何枫,清秀而白皙的脸庞浮现笑意,笑眯眯说道:“上次打赌输了,你还欠我一百吨。”</p>

“我……”</p>

探头的退伍兵何枫,看着加速爬升的庞大机群,整个人处于懵逼状态,张了张嘴,喉咙涌动,完不知道该说什么。</p>

说什么?</p>

还能说什么?</p>

这个破高速怎么可能有战斗机,不,是战斗机群起飞!</p>

完完不按套路出牌,空军鸟人,已经牛逼到这种程度了?</p>

没人回答何枫内心的问题,以及恰巧驶过平赞高速这个路段见证庞大机群起飞的数名车主。</p>

……</p>

越来越靠近敌人核心,危险性就越来越高。</p>

这条布满危险的道路,注定是孤独的,只有少数人能够涉足。</p>

红军进攻机群从位于北方地区的平赞高速补给点起飞之后,按照原定作战计划,各自向不同的航向分离,兵分两路。</p>

第一路进攻路线正北向南——由空警-500预警机、第二中队、第三中队构成作战部队,主要担任战场正面进攻的作战任务,通过合理分配和布局,吸引蓝军主力机群的注意力,展开战术欺骗,掩盖第一中队行踪。</p>

第二路进攻路线为西南——正南——东南,由最精锐的红军第一中队6架猎鹰高教构成,执行低空穿梭山区突防的主攻作战任务。</p>

天鹰军演的胜利希望,部寄托于第一中队身上。</p>

时间流逝,远方地平线,骄阳缓缓升起。</p>

“轰!”</p>

一股澎湃的轰鸣声,响彻蔚蓝天际。</p>

六架银灰色的猎鹰高教,搭载着满满的对空和对地攻击武器,2枚霹雳-8B,两个500公斤级副油箱,1枚雷霆-2型50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1具23毫米双管机炮吊舱,以三角突击队形,沿着作战计划规定的路线,保持两千米高度飞行,穿梭于地形复杂而险峻的太行山区上空。</p>

高度2000米,航速750公里每小时。</p>

“各机注意,即将飞离太行山区,准备降低到300米高度,沿着预定航线飞行,关闭无线电通信。”周海注视着机载航电屏幕显示的地形数据和导航位置,看着数十公里之外汹涌湍急的黄河,打开无线电通信频道,下达命令。</p>

“2号收到。”</p>

“3号收到。”</p>

“5号收到。”</p>

“7号收到。”</p>

“8号收到。”</p>

蓝军加密无线电频道内,传出第一中队员的回答声。</p>

三分钟之后,六架机动性和爬升率大幅度下降的猎鹰高教,飞离太行山脉区域,跨越波澜壮阔的黄河上空,众人默契操作,关闭无线电通信,进攻机群迅速降低至300米的飞行高度,准备穿越太行山和大别山之间的丘陵地区。</p>

这片地区由秦岭末端区域,丘陵和华北平原西部区域构成,北至太行山,南临大别山,长度约400公里。</p>

这片地区的初始位置,处于空警2000战略预警机和地面对空雷达的探测范围之外,一切安,中心区域则是最大探测范围,进攻机群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p>

降低高度进行低空突防,利用地面杂波和自身较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进而降低被发现的概率。</p>

除此之外,整个进攻机群的行动,按照战争状态执行标准,第一中队各机保持无线电静默和雷达关闭状态,仅通过军综合数据链进行信息交流,避免被敌人侦听到无线电通信源,暴露自身位置。</p>

秘密!</p>

这是一场绝对不能被提前发现的秘密空袭计划,如果在没有达到预定位置之前,暴露自身方位和信息,那己方红军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p>

脚踩钢丝,刀尖起舞。</p>

如今的第一中队,莫过于此。</p>

跨越黄河后,飞行高度降低到300米的进攻机群,由于机载武器和油料的重量,导致机动性和推重比下降,油耗增加,加之低空环境空气密度大的缘故,按照进攻计划降低航速,以每小时650公里的巡航速度,展开低空突防。</p>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