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大明匪军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北虏入袭王家庄

第二百五十四章 北虏入袭王家庄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大同之事看似是北虏生事,其实还是和东虏有关。”孙承宗说道,“东虏生事,朝廷自然要收缩马市,不能以粮资敌,若北虏一闹便重开马市,将来迟早会以粮资敌,所以马市绝不能开,反而还要缩紧。”

从渐渐收缩到严厉禁绝马市,是大明朝廷中枢一致认同的大策。

孙承宗认为对蒙古人,明廷缺乏真正掌控的能力和手腕,像王化贞号称能号令林丹汗和炒花,孙承宗相当不以为然,认为他简直是在做梦。

“先生说的是。”天启面色稍霁,“与先生一席话,朕有拨开云雾之感。”

孙承宗神色平静的说道:“臣愚钝,岂敢当皇上如此夸赞。”

天启微微笑道:“先生大才,群臣之中,不如先生者多矣。”

夸完,他接着又问道:“大同之事,先生看应当如何处置?”

“朝廷严令大同镇兵出兵讨虏便是。”孙承宗道:“宣府,延绥,山西,这三镇需要戒备,如大同出兵不利,各镇再出兵同讨不迟。至于具体如何,请皇上还是要问内阁,臣非阁臣,不宜多说。”

“朕知道了。”天启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巡抚徐通所言商家刘天宇多行不法,走私货物分赃不均致使北虏入寇,先生可知情由?”

孙承宗迟疑,他知道走私这事多半是真的,甚至木巡抚卸任大同巡抚来京时,和他隐隐提起过。

但他知道这事牵涉甚广,甚至会有朝官或是东林党人牵扯其中,如果直言走私一事,恐怕皇上会发怒,下旨查办,倒了一个刘天宇不要紧,要牵出大量的官员,诚为国朝一大丑闻。

至于走私到土默特一事,孙承宗不觉得有什么,只不过是商家联合起来,买通官员和北虏做些私市买卖而已。

禁绝马市是大势,然而边境商人与北虏牧民仍然各有所需,大规模互市绝不可能了,小规模走私倒也不必查禁的太严厉,否则就会如同当初禁海一样,最终弄出一大窝的倭寇出来。

想了一下,孙承宗心中实在不喜徐通为人,自此人上任,弄出诸多是非出来,贪图一个商人的财富,弄得整个大同都鸡飞狗跳,各处官员怨声载道,丝毫不得人心。

想到这些,孙承恩回奏道:“臣以为徐通所言多有夸张推诿之语,大同总兵杜辉所奏属实。”

“朕懂了。”

天启十分看重孙承宗这个老师,一番交谈下来,更多觉得这个老师不仅学识过人,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也是远超内阁那几个。

一番君臣长谈后,孙承恩才被允许回去。

等人离开大殿,天启对身边的一个太监说道:“大伴,你怎么看大同之事?”

“奴才不知,但奴才知道,皇上您肯定已经有了主意。”王安弓着腰说道。

“嗯。”天启没有否认,拿出两份奏折,“大伴看看这个,一份是巡抚徐通的折子,另一个是大同巡按送来的折子。”

王安小心的把折子捧到手里,打开扫了一眼,没敢仔细看,便合了上去,然后说道:“皇上,奴才看不懂,好像两边说的都有道理。”

天启冷笑道:“不管这两本奏折哪一本说的对,徐通这个巡抚都不合格,堂堂大同巡抚,不思为国尽忠,却贪婪钱财,弄得治下匪患频生,以至宗藩被害,要不是北虏的事情,朕现在就让内阁拟旨,夺了他巡抚之位。”

“皇上英明,这个徐通看来确实是无能之极。”王安小小的奉承了一句。

……

素囊和窝仑阔部动员,悍然杀到边境,丝毫不理卜石兔的约束。

蒙古骑兵并没有直接叩关,而是围住靠外的新平堡,然后分出小股骑兵对四处的村庄抢掠。

大同平稳了

你现在所看的《大明匪军》第二百五十四章北虏入袭王家庄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大明匪军

看最新最全的书,搜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