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抗日之烽火连天 >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尖上的战场

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尖上的战场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教导大队的三个炊事班,忙活的热火朝天,在弯曲的战壕里,架起了六个三石灶台,专门煎肉片,还有三口大锅,里面炖煮的是菜汤,水是炊事班和辎重排在晚上伏击后朝昆仑关方向行进找到的。

绿菜叶一放,丢进去几片教导大队自己养的猪肉片,再撒上师里配发的菜油和干豆芽,烧开,这锅热乎乎汤就成了。

教导大队的开伙方式是把三个步兵中队的炊事班集合在一起,一块做饭,统一供应大队的伙食,炊事兵们头戴钢盔,身穿墨绿的围裙,各司其职的工作,九口锅同时开做,三十多名炊事兵一起准备着大队弟兄的伙食。

锅的旁边还放着几条七成新的中正步枪,生活气息和杀人武器同时摆在一个区间里,每个炊事班都有一名士兵持枪警戒,张炜要求炊事班进行战斗训练,战时,平时都要编配武器,因此每个炊事班都有四五支不等的中正步枪和刺刀,手榴弹这些武器。

教导大队的炊事兵们,以前是肥头大耳,自打张炜对他们进行战斗训练后,训练量上来了,体型都瘦了下去,一个个虽然比不上正经的战斗兵,看上去还是十分精干的。

食材由炊事班和辎重排各携带一批,教导大队在战时的主食是干粮,士兵手里和炊事班,辎重排各携带一批,配的菜则由炊事班加工。

教导大队的伙食水平,比第五军的其他部队高出很多,在整个国军里也是走在前列,别的不说,光能让士兵吃饱这一项,就已经超过了很多部队。

但整体而言,还是过于依赖老式的埋锅造饭,使用传统方式供应战地食品,要想让士兵吃好,必须要繁琐的架锅烧水,像日军的野战口粮,罐头什么的,教导大队还是没有,尽管,在张炜的运作下,教导大队的伙食,已然冠绝军。

“快点,把汤烧上,肉煎好了赶紧出锅!”

三个炊事班班长一边跟着忙活,一边催促炊事兵干活儿,菜的加工不难,但量大,大队将近八百口子人,大锅里的汤要煮上两轮,肉要煎个三轮,工序简单,可要重复很多次,才能做出大队的量。

“班长,肉弄好了!”负责加工肉干的炊事班满脸是油的说道。

炊事班长们头也不回的道:“叫他们来领饭,先给大队长和大队部送过去!”

……

肉,汤,依次加工完毕,炊事班按照规矩去通知各中队的人来领饭。

一般情况下,在战斗紧急的时候,战斗部队的饭是由炊事班给送的,但现在并没打起来,而且炊事班的工作量不小,就改为前沿部队自己来领饭。

三个步兵中队,重火力中队,工兵排,辎重排派人用扁担和桶子把肉和汤抬到了阵地里,分发给士兵们。

战斗一上午的教导大队官兵们,看到送来的吃食,兴奋的用搪瓷饭碗和饭盒领取了煎肉干和热气腾腾的汤,就着自身携带的干粮,借着击退日军的欢快情绪,吃上了战斗间歇的热乎饭。

公路右侧的六十五团第一营,也吃上了饭,张炜的赠予,让友军士兵吃上了难得的战地午餐。

……

二线阵地对面,导大队的对手,武田大队,也在用饭,只不过气氛比起教导大队来要沉寂很多,进攻失利,连连受挫,武田大队的日军官兵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以前连战连胜,这两天却正好反过来,每发起一次突击,必然不会一次取得突破。

第二十一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武田昌行,和士兵们吃着一样的餐饭,嘴里嚼着产自中国东北的干大米米饭,手里拿

你现在所看的《抗日之烽火连天》第四百六十一章舌尖上的战场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抗日之烽火连天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