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大明之朔风疾 > 第460节

第460节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四月中,清晨的薄雾刚散去,一队八旗骑兵驰到潮河边,为首的中年人手搭凉棚向北张望,发现古北口方向也迎面驰来一队骑兵,随即挥手示意队伍减速。双方相距一百多步时同时停下,中年人大喊一声走出队列,对面一名高个精瘦的军官立即下马,面带微笑大步走来,两人很快拥抱在一起。

“济尔哈朗大哥,二十年没见面,你还好吗?”李榆热情问候道。

“我和阿敏哥哥当年放你离开辽东,只打算给那家人添点麻烦,谁想得到今天大清国居然要被你连锅端了,我还好个屁呀!”济尔哈朗笑着打了李榆一拳。

口哨声响起,李榆身后的飞虎骑笑嘻嘻跳下马,向镶蓝旗护军走去,不一会儿,两伙人也拥抱在一起——镶蓝旗长期受打压,投奔丰州的人最多,差不多占到大同满人的五成,飞虎营就有两百多人出自镶蓝旗,双方不开战就是兄弟。

李榆、济尔哈朗拉着手走到河边一处空地,席地而坐亲切交谈,莫日格也向刘麻子扔去一包烟丝,两人带着侍卫们悄悄退到一边。

济尔哈朗有一肚子委屈倾诉,大半辈子夹着尾巴做人,好不容易熬到出头之日,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又跳出来指手画脚,还伙同一帮努尔哈赤的子孙处处防着他,想想就寒心呀!李榆深表同情,扬言要把这个和多尔衮乱搞的女人赶回科尔沁草原。

两人骂够了大清朝廷,济尔哈朗脸色一变说:“就在前天,大同军进入山海关,还占领了永平,额鲁,你如果要打就不必谈了,大清虽弱但还有骨气,大不了战至一兵一卒。”

“我纠正一下,是山海关的吴三桂、尚可喜、耿仲明和永平的八旗军主动投降,我军不仅没有动手,还阻止阿济格的人攻打蓟州,”李榆马上矢口否认,似笑非笑地说道,“大清国好像对你们并不重要,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满人脑子死板,除了八旗其他一概不认,大清国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汉臣鼓捣出来的玩意,鬼才会在乎,这一点糊弄不了知根知底的额鲁,济尔哈朗尴尬了一会儿才问道:“祁充格跟你谈了什么?”

“祁充格说多尔衮要害他,所以才到我那儿讨条生路,其他话没说,我也觉得奇怪。”李榆摇摇头。

济尔哈朗一阵苦笑,大清国落到如此地步,议和根本是妄想,也难怪祁充格偷奸耍滑,迟疑片刻说道,“诸王公贝勒、宗室大臣托我说一句,只要你保留大清国,我们愿奉大同为宗主,下诏承认你是晋亲王,可世袭罔替,怎么样,不必赶尽杀绝吧!”

“大清国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别糊弄我,现在放你们一马最多二十年必定重燃战火,我不想看到两国再次流血成河,大清国必须并入大同联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李榆不给情面,气得济尔哈朗火冒三丈:“额鲁,你说过大清国的未来由诸申公议决定,谎言,是谎言,察哈尔、喀尔喀、西蒙古就是这样被你吞并的,算了,不谈了,我们打到底!”

“我没说谎呀,我只是摧毁大清朝廷,大清国的未来肯定会交给诸申公议,不过,我确信大清国将被抛弃。”李榆一把按住济尔哈朗,毫不脸红地回答。

“大清国没了,皇上怎么办,满洲怎么办,我们又该怎么办?太祖、太宗对你不薄,你成气候了就反咬一口,多尔衮说的不错,你就是条恶狼!”济尔哈朗挥舞拳头恨不得砸在李榆脸上。

两人吵起来,惊动了各自的侍卫,李榆摆摆手让莫日格拿来一张地图,耐下性子仔细讲解——辽东生存条件恶劣,中原王朝最强大时也难以深入,蒙元太尉纳哈出主动投效,明国才侥幸站住脚,却从此背上沉重包袱,国力不支时必然难以守卫,老汗挥手间夺取辽东不足为奇,但多尔衮举族入关又把那里变成一片白地,从历史经验看,空白地带的出现必定吸引其他族群进入,他们往往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数十年后便会发展壮大,那时局面就复杂了,罗刹国向HLJ流域渗透就是警示,所以必须及时迁入人口,满洲与大同本为兄弟,两者合为一体,以联邦之财力支持支持满人重返故土,不仅辽东可守还可向北发展,关内、关外问题也能一举解决。

李榆侃侃而谈,济尔哈朗却不耐烦了,“说到底,你就是想把我们赶回辽东受苦,不干,你去找别人吧!”

“不干也得干,关内屡经战乱、饥荒,人口损失大半,我到哪儿去找人?据我所知你们连京师也快控制不住了,绿营兵都跑到南城去了吧,我就是不动手,你们有本事坚持两个月?还是早点回老家好,放心吧,我不亏待你们!”李榆笑着答道。

济尔哈朗心一沉,马上闭上嘴——绿营兵岂止跑到南城去,都拿着刀枪造反了,八旗兵人少不敢硬打,只能退守北城,僵持下去还是自己倒霉。

李榆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想什么,福临是我兄弟,只要还政于民可以保留帝号,成年之前我来恩养,你们的爵位、私产同样保留,原先辽东的土地加倍奉还,阿哈也继续跟你们,以后照太宗皇帝的《离主条例》办,没有大清国你们照样有好日子过。”

“可是,可是,我们从直隶、SD掳来的阿哈跑了大半,回老家有地也没人种呀,而且在关内分的土地也不能白放弃,你得赔我们!”

“好办,阿哈想回家就让他们走,我来补偿你们,你们回老家也不必种地,土地交给农场经营,你们都算入股,直隶的明国皇庄、公田也归你们,算是戍边的补贴,你们只管安心等着秋后分钱吧!”

“额鲁,我觉得你像个奸商,”条件够好了,济尔哈朗不好意思再讨价还价,吞吞吐吐说道,“可是,别人不听我的怎么办?尤其是那个女人。”

“我给你兵,谁不听话就抓起来,”李榆脸色一沉,摸出一份名单递给济尔哈朗,“这些人要马上平反昭雪,你去办一下。”

济尔哈朗展开一看,莽古尔泰兄妹三人、他阿玛舒尔哈齐、哥哥阿敏、还有库尔缠、岳托、硕托、阿达礼、豪格都在其中,忍不住又叫起来:“好你个额鲁,这种时候还忘不了干涉大清内政,算了,不跟你吵了,我想吃饭!”

“这种得人缘的好事你不干才亏呢。”李榆笑着挥手招呼飞虎骑赶紧做饭,不一会儿侍卫就端来一锅面汤,李榆先盛一碗吃了几口,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没想到你吃饭,只好凑乎一顿,这是泰西荷兰人教的吃法,他们有一次被西班牙人围了几个月,被迫掘开海堤放水赶走敌人,出城后到处找吃的,只捡到一堆土豆、洋葱、胡萝卜,便把这些东西烩成一锅浓汤吃,我们还加了面疙瘩,葱花,味道不错!”

“额鲁,你的朋友真多呀,嗯,味道是不错,吃了浑身热乎乎的。”济尔哈朗也盛了一碗大口吃起来。

两人很快喝完一锅汤,李榆拍着肚子说:“济尔哈朗大哥,我们签个章程,尽快把这里的事了结,然后你带些得力的人去大同,我恐怕要去辽东呆几年,必须有人在中枢为辽东人说话,拜托你了!”

济尔哈朗苦笑起来:“如今的满洲人才凋零,阿什达尔汉、英俄尔岱、白格都病死了,礼亲王和你岳父恐怕也活不了多久,我到哪儿找人呀,哎,今年又是打仗又是天花,夏收没指望,秋收还有几个月,绿营兵也没良心,看到我们势弱就打坏主意,老实说,我们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你得帮我们一把。”

“京畿有多少绿营兵?”李榆皱着眉问。

“大约十万人。”

“京畿的秩序不能乱,拼命也要保住夏粮、秋粮,这样吧,图里琛的骑一镇、海山的步六镇交给你指挥,绿营兵既然要捣乱就部缴械押赴密云集合,另外,我拨给你们一些钱粮,出关的事秋后再说。”

“还是你有良心啊,太宗皇帝没看错人,我替老少爷们先谢谢你了!”济尔哈朗忍不住哭了,站起身向李榆行礼。

李榆扶住济尔哈朗,叹了口气说道:“多尔衮死了,多铎十天前也死于天花,大妃娘娘就剩下阿济格一个儿子,你们内部倾轧太厉害,我想给他一条生路,把他交给我吧!”

济尔哈朗犹豫了一会儿点点头,接着又和李榆谈起双方协议的细节,直到日头偏西时,两人才告别分手。

李榆回到古北口堡立刻下令金国鼎部占领密云,图里琛、海山两部开赴京师,然后给归化总统府写信:京师大局已定,请即刻派人与清廷方面签订相关章程,并接管直隶政务,我将于秋后携八旗出关戍边,辽东安定之前无法回归化视事,国政交两府两院两法司会商决议。

接着又给江宁的洪承畴写信:明无道,天下人苦矣,先生仁义欲先存百姓,吾固知之,今清室将废,太平之日旦夕可至,此苍生之幸也,然天下大治不易,学生愚钝,唯有虚席以待,乞望先生助一臂之力。

两封信写完立刻发出,李榆心情大好,叫来革库里、蔡如熏、祁充格三人摆开牌桌,很难得地打起麻雀牌。

济尔哈朗议和不成却带回这么个结果,诸王公贝勒、宗室勋贵有人欢喜有人忧,各执一词吵得乌烟瘴气,两宫圣母皇太后听说后也带上小皇帝闯到武英殿。

哲哲没主见,进门就抱着福临哭:“我们孤儿寡母好命苦啊,先帝爷,大清国要没了,您在天之灵睁眼看看吧。”

“多尔衮说的没错,额鲁就是条喂不饱的狼,济尔哈朗,你也不是好东西,和额鲁一起害大清国,他给你多少好处?”布木布泰性格泼辣,毫不客气呵斥道。

“臣冤枉啊,咱们大清国这副烂摊子能有这个结果够不错了,大伙吵了半天也想不出更好的出路,”济尔哈朗满腹委屈,瞟了一眼布木布泰又说道,“额鲁还说要请科尔沁王公接两宫皇太后回娘家,这小子也忒坏了!”

布木布泰吓了一跳,她是科尔沁的格格,回家等于是被逐出皇室,以后还有脸见人吗,哲哲一听哭得更厉害了“我不活了,先帝爷,您等等我”,小皇帝却不明白怎么回事,傻乎乎看热闹,其他人又吵起来,不过争的却是出关回家该分多少地。

武英殿内乱成一片,济尔哈朗却心花怒放,乱才好呢,大清基业一半该归我阿玛,伯父太霸道,都抢走了,既然如此,大清国关我屁事,站起身说了句“听说礼亲王、饶余郡王病重,我去看看他们”一溜烟跑了——额鲁的岳父阿巴泰行情见涨,探望的人肯定不少,去晚了恐怕门都进不去。

“太放肆了,没了睿亲王简直要闹翻天,传本宫口谕,调两黄旗护军守卫皇宫。”布木布泰恨恨地看了济尔哈朗背影一眼,对侍卫傅达礼说道。

两宫皇太后只安稳了三天,大同军突然送来一百车粮食,八旗老少爷们乐坏了,都说郑亲王做了件大好事,济尔哈朗捞足人气,立刻宣布为他阿玛、哥哥、莽古尔泰兄妹、豪格以及库尔缠、岳托、硕托、阿达礼等人平反,还把阿济格放出刑部大牢。阿济格这家伙依然嚣张,出了大牢就大放厥词说,他争摄政王其实也是为大家,额鲁当年在沈阳最孝顺他额娘,还当过他的白甲巴雅喇兵,如果他出面和额鲁谈,捞的好处肯定更多,都怪那两个科尔沁女人太蠢,不但误了大事还把他关进大牢,这口气非出不可。

仅隔一天,图里琛、海山两部到达京师,两蓝旗的人大开城门迎接,大同军与八旗军合流,把企图乱中取利的绿营兵惊得目瞪口呆,乖乖缴械投降,京畿三天之内便恢复秩序。接下来该逼宫了,大同代表韩霖、革库里、蔡如熏到了京师,济尔哈朗、阿济格拉上一大群王公贝勒、宗室勋贵就往宫里闯,两黄旗护军吓得赶紧关闭宫门,不过,鳌拜、索尼突然钻出来,警告他们的同旗兄弟,谁敢抗命谁就是叛逆,以后家扔在关内不许回辽东,两黄旗护军又马上打开宫门。

这帮家伙堵在乾清宫门前大呼小叫,两宫皇太后坐不住了,布木布泰怒火万丈,出门刚要开口怒斥,韩霖拿出几份公文,操着半生不熟的蒙古话说:“在下是大同联邦内务部长,这是我们与大清诸王公贝勒议定的《大同联邦共和国与大清帝国合并协议》以及《大清皇帝退位诏书》,两份公文生效,咱们就是一家人,大清皇帝不但保留帝号,还可以拿到一大笔年俸,这是多好的事呀,请两宫皇太后用印吧!”

“济尔哈朗,这就是你干的好事,先帝在天之灵饶不了你,本宫绝不用印,你自己签字画押吧。”布木布泰气得眼里喷火。

“我不活了,先帝爷,您等等我!”哲哲又哭起来。

阿济格一阵冷笑,一点不客气说道:“我只见过母鸡下蛋,从没听说母鸡打鸣,老爷们定的事你们照办就是了,快把国玺拿出来。”

“不拿,你们有胆子就杀了本宫。”布木布泰还在嘴硬。

“给脸不要脸是吧,你和多尔衮乱搞的事还没完呢,”阿济格一发火连亲弟弟的脸面也不顾了,扭头指着几个太监、宫女吼道,“国玺在哪儿你们肯定知道,马上给我拿出来,否则爷撕了你们!”

阿济格太过分,几个宗室看不下去,站出来打抱不平,革库里凶相毕露,指着老九巴布泰喊道“谁不服气记下名字,完事之后送大同议罪”,这几个家伙马上老实了。

太监哆哆嗦嗦送来国玺,济尔哈朗伸手就抢,公文上盖了大印,剩下的事就简单了,韩霖、革库里、蔡如熏代表大同签字,济尔哈朗也拉上代善家的瓦克达、阿巴泰家的博和托画押,两份公文正式生效。

趁着大家与两宫皇太后扯皮,索尼悄悄凑到小皇帝身边,先摸出一大把糖,又拿出几只会跳舞的彩色木偶,福临一下子就看傻了。

“皇上,晋亲王是你哥哥,打心里疼你,在密云准备了好多吃的、玩的东西,还特意让我送来一辆漂亮的四轮马车,想不想去玩呀?”

福临犹豫一会儿点点头,索尼马上向达素使了个眼色,两人拉起福临就跑,太监阻拦却被鳌拜一顿拳脚打散。等到两宫皇太后闻讯赶来,四轮马车已在一队飞虎骑簇拥下扬长而去。

“我不活了,先帝爷,您等等我!”哲哲嚎啕大哭。

“姑姑,皇上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叫奴才备车追上去。”布木布泰咬着牙说。

两宫皇太后也跑了,诸王公贝勒、宗室勋贵一哄而散,只有老九巴布泰有良心,骑上马一步不落跟在后面。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