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姜汉风云 > 第九十二章 平乱要紧

第九十二章 平乱要紧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平乱?”张让还在装傻,因为他并没有向灵帝报告冀州黑山军的消息,没想到灵帝会知道,所以他就假装不知。

“嗯,黑山贼又有动作了。唔,你手中拿的何物?”灵帝看到了张让手上的东西,那是证明姜盛搞私盐的证据材料。

“禀皇上,老奴查到姜盛与私盐贩子的勾当,正要向皇上禀报。”

“姜盛?哎呀,朕怎么就忘了他呢?太尉,冀州平乱事宜就让姜盛负责吧。朕拜他为讨寇将军,克日赴冀州平乱。”

“微臣领旨!”太尉张延领命。

“皇上,这,这姜盛搞私盐——”张让急道。

“这都不是什么大事,朕斥责一番即可,平乱之事要紧。”灵帝干脆就没听张让分说,眼前重要的是平乱,而不是这种尔虞我诈。

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回购盐场的事就告一段落了,强行收回的几个大盐场都被姜盛登记呈报给少府了,其余官商合营的盐场仍然处于走私状态。

乐安国已经多年没有大盐场的经营报告了,这姜盛一次就把七个大盐场经营情况呈报上来,这些大盐场的收益是及其客观的,少府卿就把这个报告给灵帝。

灵帝一看,大喜道:“张爱卿的奏报有误啊,这姜盛非但没搞私盐,还为朝廷挽回了损失,此事是功非过啊,看来这姜盛还是靠得住的。”

少府卿道:“皇上,若是这姜盛治理乐安,今后这盐税收入可就稳定了。”

灵帝想了想,“唉,我又何尝不知呢?只是这冀州的乱子需要尽快解决,姜盛乃最佳人选,乐安却是顾不得了。”

“皇上,臣有一策,不知是否可行?”少府卿奏道。

“哦?说来听听。”

“姜盛身为太守,治理有方,相必他的郡丞和郡尉都参与其中,若是让他的属官继任乐安郡守,则政令会延续下去。”

“嗯,爱卿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乐安郡丞乃是何人?”

“回皇上,臣听闻此人是姜盛的义弟,对于法家学说极为精通。不过此人并非士族出身,而且年仅十五岁。”

“十五岁?”灵帝道,“年纪小了一些。不过既是姜盛的义弟,想来本事也不会太差,那就让他暂代乐安郡守,你派个合适的人去任郡丞,协助他继续姜盛的政略。”

“臣遵旨!”少府卿本就有这个打算,这回算是如愿以偿了。

在张延派人去乐安宣布灵帝诏令的同时,少府卿派出的la县丞和盐官也随着信使赴乐安去了。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乐安产盐,若是不派盐官,这盐税收入可就落入地方官手中,所以必须派盐官过去掌握盐务。

姜盛空手套白狼,至少还是做过很多事的,可这少府卿的算盘打得更好,收盐场的事让姜盛的人做,经营盐场的事可得归盐官。这就是让姜盛的人把所有的事都做好,盐官坐享其成。姜盛岂会答应?

乐安郡守府,姜盛正在与杨凤、夏侯兰研究今后乐安的发展。夏侯兰虽然在处理一些政务问题上颇有章法,但民政事务点多面广,他并不擅长,各县的官吏也都是欺上瞒下,阳奉阴违;杨凤虽然对军事后勤方面比较熟练,但指挥作战的水平一般。权衡来权衡去,姜盛意识到一个问题:人才。

姜盛来乐安郡掌控局面,是靠亲兵卫队的骇人战力加上手段的迅速,让这些不和谐的声音短时间内消失掉,而谈到真正的治理,姜盛的火候还差得远,后世先进的治理方法并不完适用于现在。

乐安郡的大小事务都要姜盛去指导去安排,夏侯兰、杨凤挺不起来。

最终研究的结论就是:姜盛的属下都是武人,没有一个文人。

张郃、于禁、赵云、周仓、邓茂、夏侯兰、杨凤,都是武人出身,行军作战行,搞政治不行。

&nbs

你现在所看的《姜汉风云》第九十二章平乱要紧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姜汉风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