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姜汉风云 > 第二百五十六章 颍川之行(二)

第二百五十六章 颍川之行(二)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

姜五钗把已经泡好的炒面粥递给了荀彧,荀彧接过碗之后,立即被其中的香味诱住了,他喝了一口,忍不住咂了咂嘴,赞道:“如此美味,不知此为何物?”

姜盛笑道:“这就是我麾下将士所用的军粮,叫做炒面,这些炒面可

以直接吃,也可以冲泡成粥。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把葱、肉、盐等调味品加到米粉或者面粉里面,炒制而成。行军作战的时候,有时没有时间埋锅做饭,就可以冲泡炒面,急行军的时候,将士们可以边走边吃。”

荀彧道:“主公想法独特,简单的一份炒面,就解决了困扰数百年的军粮问题,真是妙不可言!属下佩服!”

一名卫兵笑道:“别驾大人有所不知,主公发明的东西还多着呢,等会冀州之后,我可以一一展示给您看看。”

姜盛道:“雕虫小技!哈哈——”

荀彧是个智者,他看出了这份炒面的重要意义,对于这名卫兵所说,完信了,他真想看看姜盛还有什么奇特的发明。

此时夜已深,外面下起了大雨,春雷滚滚,卫兵们排好了值夜的班次,然后就轮流休息了,睡到半夜时分,突听得门口的卫兵大喝一声:“什么人?”

姜盛顿时警醒,这是他多年的习惯,睡觉警惕得很,而荀彧还在沉睡。

外面悉悉索索,有一年轻声音说道:“我们只是路过此地,不想打扰了各位,请原谅则个!”

卫兵一脸警惕,手按着手弩的扳机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来人。

来人共有三人,都是二十出头的样子,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为首一个随身带个酒葫芦,他们三人进庙之后,都除去了蓑衣斗笠。姜盛起身走了过来。

值夜的卫兵连忙行礼,道:“打扰了主公,还请主公恕罪!”

姜盛道:“此处为庙,护佑天下众生,此番风雨交加,有人来避雨也是平常,三位老弟,可入内寻个地方安歇。”

为首的年轻人拱手道:“多谢兄台,如此就打扰了。”

姜盛点了点头,然后就回到篝火旁边坐下。

为首青年人道:“兄台若是有兴致,

(({});

不妨共饮一番!”

姜盛道:“如此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就过来与那三名年轻人坐在了一起。

为首年轻人解下酒葫芦,首先喝了一口,然后递给姜盛,“条件简陋,兄弟多多包涵!”

姜盛接过酒葫芦,也是喝了一口,然后又递给另一名年轻人,如此循环着喝了两轮。

姜盛问道:“不知三位老弟因何深夜来投宿?”

为首年轻人道:“别提了,我们三人周游大汉各州,过年的时候回乡省亲,现在打算北上并州,没想到走到此处,连个人影都没有,更别说客店了。我们就在雨中四处乱撞,见到此处有火光,所以就来投宿了。”

“哦?你们周游各州?可遇到过什么好玩的事情?”

另一名年轻人道:“您还别说,新鲜事还真有不少,就说凉州那一次吧。董卓的女婿牛辅派使者去招揽马腾,马腾呢,也放出话去要跟牛辅会面,可不知道怎么了,就在马腾召见牛辅使者的前一夜,那使者竟然横死在客店。后来听说,一名叫李通的游侠刺杀了牛辅的使者,目的就是不让马腾投靠董卓,你说怪不怪?”

姜盛问道:“为什么不让马腾投靠董卓呢?出自何人指使?”

为首年轻人道:“自然是与董卓对立的人了,听闻董卓在雒阳时,曾有两名女刺客刺杀董卓失败,我怀疑这个李通跟那两名女刺客必有渊源。”

姜盛暗惊,这人的思维着实不错,只凭不让马腾投靠董卓这件事就断定这李通与之前的女刺客有关。

一直坐在那里不说话的那名年轻人说道:“那女刺客据说是右将军姜盛的人,也就是现在的冀州牧。当初姜盛与董卓死拼,麾下

你现在所看的《姜汉风云》第二百五十六章颍川之行(二)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姜汉风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