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姜汉风云 > 第二百三十三章 3方混战

第二百三十三章 3方混战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张宁定下了调子之后,眭固和卞喜整顿兵马,出渤海郡往西边的修县进军。

防守渤海郡南部的颜良早已探知黄巾军的动向,于是挥军两万衔尾追杀,试图歼灭这支黄巾军。

张宁留眭固殿后,而令卞喜率骑兵三千径自西去打前站,张宁自率步军一万由西部迂回到颜良部右翼,伺机而动。

颜良亲率精锐先锋,搜索着眭固部的踪迹,最终在修县县城东北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发现了严阵以待的眭固部。颜良二话不说,击鼓进军,直奔眭固中军大营而来。

这些黄巾军连年征战,对于兵力相当的颜良部并没有多少畏惧,颜良部喊杀声震天,烟尘滚滚,已经进入了弓箭的射程之内,眭固一声令下,万箭齐发,黑亮的铁制箭头,如暴雨一般倾泻而下,颜良部早有准备,连忙举盾抵挡。

没想到这些箭并不是单弓的箭矢,而是粗大的细矛,弓也不是单人操作的单弓,而是类似于姜盛军中床弩的大弓,他们没有掌握更为精密的设计技巧,发射时由两名士兵以双脚前蹬之力拉开弓弦,然后将细矛状的箭矢发射出去,虽然射程比三石弓远不了多少,但杀伤力巨大。

颜良部举起了大盾,但密集的箭矢下来立即破去了防御,粗大的箭矢钉在木盾上,直接把那些木盾钉裂了,碎木洒了一地,躲在木盾后面的士兵极为密集,被这些箭矢直接洞穿,有的箭矢竟然一箭穿了三人。

颜良大惊,连忙鸣金后撤,在阵前留下了千余具尸体后,侥幸撤出了弓箭的射程。

眭固军中的大弓组装极为不便,射程也难以及时调整,只能眼睁睁看着颜良部后撤,由于张宁事先严词交代不得主动出战,眭固也只好拢住了阵型,做好防御准备。

张宁率军迂回到预定位置之后,并没有见到颜良的兵马,反倒是见到了远处一面大大的战旗,上面绣着“公孙”字样。张宁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那边的将士却已经发现了张宁部。

公孙范在平原和渤海交界处寻机作战,连续多日都没有发现袁绍军,早已心下焦躁,见到前方一彪兵马,以为是袁绍的部队,于是挥军掩杀过来。

张宁入冀州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都除去了黄巾,加之季节的关系,服饰与袁绍军中有些相似,公孙范自青州返回之后从未与袁绍军交战过,所以分辨不出。

张宁部却是认得公孙范,在青州的时候没少吃公孙范的苦头,仇人眼见,

分外眼红,于是迎头杀去,与公孙范部厮杀到一起。

公孙瓒的另一路兵马严纲部回冀州之后即一路北上,策应北方公孙瓒的攻势,本来颜良防守南线,由于贪功心切,去追杀黄巾军了,严纲部一直杀到了南皮城南百里的时候,都没有见到袁绍军的任何动向,开始的时候还担心这是袁绍的伏兵之策,后来发现是真的没人,这才放了心。

袁绍和公孙瓒军在北方打的火热,惊闻严纲率部已经抵近南皮,只得回军防守,这段时间渤海郡的多个县城都被公孙瓒攻破,袁绍的战争物资只有南皮一地了,若是失了南皮,袁绍就成了无根浮萍了,所以保住南皮是袁绍唯一的选择,他还在纳闷为什么颜良没有任何消息,难道被杀败了?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容不得一点疏漏,颜良自作主张,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消灭黄巾军,反倒折损了千余人马,而南皮的南大门完成了无防御状态,袁绍只得冒险撤兵。

公孙瓒发觉了袁绍军南撤的迹象,于是整军出击,袁绍担心南皮有失,只顾行军,只留了少量殿后部队牵制公孙瓒,公孙瓒不做无谓的追击,而是突然改变行军路线,以突发之势猛攻界桥。

袁绍没想到公孙瓒来这一招

你现在所看的《姜汉风云》第二百三十三章3方混战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姜汉风云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