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 皇图霸梦 >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夜半传道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夜半传道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南京,秦淮河。

在河面上游荡的众多灯火璀璨的画舫船旁边,有一艘不起眼的朴素屋船静悄悄地漂在远离河中央的黑暗角落中,在船头,只有一名身披蓑衣、头戴草帽的鹤发童颜老者,几缕花白的长须给其平添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老者手中正握着一根由竹竿做成的钓竿,看似钓鱼却并不在意是否有鱼儿上钩,满面怡然自得,更像是在享受夜间的河风。

在老者身旁的船板上,还放着根一人多高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幅白底黑字儿的粗布招牌,上书“仙人指路”四个行楷大字。原来,这老者不是闲来垂钓江渚上的野翁,而是千门脱将——孙半仙儿。

此时,在船舱之内的矮桌旁面对面坐着两人,长脸青面一身道袍的中年男子正是王守仁,在其对面那名一袭襦衫的英气少年自然是王守仁新收的学生,也就是滕倪之子——朱钦灵。

滕倪在秦淮河畔与王守仁道别后,王守仁便带着朱钦灵上了这艘小船。

朱钦灵本以为王守仁收自己为学生只是为使滕倪放心,在治好正德旧症之前保护自己安危,但没想到王守仁上船后就开始给自己上课,详细介绍《王学》(阳明心学)的要领精义。

在听王守仁讲了大约一个时辰后,朱钦灵终于对《王学》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学》则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并且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这种理论在明代咋一听显得有些离经叛道,但细细品味之下,朱钦灵却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王守仁不禁从心底开始有些佩服。

王守仁见朱钦灵似乎有所顿悟,也觉得异常欣慰,抚着长须说到:“你虽非专程求学,但你我终归师生一场,为师便送你八个字,希望你细细参悟,对你日后定有帮助。”

朱钦灵闻言,忙起身施一揖礼,说道:“请老师赐教。”

王守仁正色道:“这八个字乃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字箴言,乃是王守仁在宁王造反时首次提出。

当时,王守仁作为南赣地区最高官员负责平叛,伍文定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拼死一战,王守仁便问他:“兵法的要义是什么?”伍文定答不上来,王守仁便跟他讲了自己的兵法要义,正是这八字箴言,伍文定随即就放弃硬拼的想法,乖乖服从王守仁的调遣。

在王守仁看来,人的内心经常处于“妄动”的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

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反而被“妄动”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所控制,处于不同程度的失控状态。这时,我们的行动就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破绽百出,非常容易陷入危险。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妄动”的控制下犯了很多战术上的错误。

而王守仁的“心”则可以不动,就如同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全部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其致命的缺陷被王守仁一览无余。

所以王守仁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从而“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以后发先制。

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理念的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败绩。

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前提下,选练民兵,平定为祸南方四省的大规模叛乱;又在朝廷高层的掣肘下率领没有实战经验的民兵,仅用35天就击溃宁王的十万精兵;而南赣剿匪、征广西思田更体现王阳明抚剿并作、文武兼修的军事思想,达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朱钦灵听完王守仁讲述完八字释意,心中不由一亮,再次起身施一揖礼。本以为与王守仁不过是数日的露水师生,没料到对方竟如此悉心教导,可谓是将《王学》精义和盘托出,让朱钦灵受益匪浅。

若是常人得此真传,早就行三跪九叩大礼,朱钦灵只是起身作揖,并非其不懂礼数,而是来自现代的尊龙对其思想产生极大影响,始终不愿轻易朝他人下跪。

王守仁道并不在意这些俗礼,微微一笑,端坐在原地受此一礼,而后开口说道:“《王学》要旨我已都传授与你,这门学问理论并不复杂,但难就难在需在事上磨炼,即‘知行合一’,希望你能够坚持身体力行,对你日后定会有所帮助。”

朱钦灵允诺后又施一揖礼,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已是第三次朝王守仁施揖礼,可见其心中对王守仁十分尊敬。

王守仁对这个学生也感到十分投缘,只是对方身上谜团太多,让人不禁十分好奇,沉吟一阵后,王守仁还是开口问道:“为师有三点疑惑,堵在心中终觉困顿,不知可否一吐为快?”

朱钦灵略微思索,然后答道:“老师但说无妨。”

王守仁不再客气,直接开口道:“为师略通金点之术,观你面相乃回魂续命之貌,莫非……?”

朱钦灵听王守仁居然是问这个问题,心中不由一惊。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只有那龙虎山天师张湛然曾看出自己来历。红手绢的魏婆婆似乎察觉出异样,但并未道破,因此朱钦灵也不知其是否知情。

如今看来王守仁也瞧出端倪,朱钦灵只好答道:“学生在年初时经历二六大限,差点因此丧命黄泉,后来蒙忠仆药老舍去毕生功力相救,才从鬼门关闯了回来。”

王守仁听朱钦灵如此说罢,双目微微一闭,问道:“年初?当时是何月?”

“三月”

王守仁在心中默默盘算一番,而后说到:“三月为师曾夜观星象,发觉天门中开,有异星入主……”王守仁说到此处忽然停住,仿佛是想到什么,那双慧眼猛然爆发出一阵精光,让朱钦灵心中不由一惊。

但王守仁却忽然不再言语,会心一笑后开口说道:“为师再问第二个问题,那日在白龙池见你曾使出《盘龙棍法》,又称滕掌门为娘亲,若是为师没猜错,你的父亲正是之前大闹金陵的建文后人——朱训桢?”

朱钦灵见王守仁目光如炬,平静地点点头道:“没错,我正是朱训桢之子——朱钦灵,灵龙乃我在江湖中的化名。”

王守仁心境虽然超凡入圣,但毕竟是朝廷大员,朱钦灵敢将自己的身世之秘告知,可见其对王守仁已经十分信任。

王守仁联想到南京大战时滕倪与朱训桢那种矛盾的关系,似乎就是在逼问朱钦灵下落,以及在随州城外客栈时滕倪说自己有要事在身,也应该是要去寻找自己爱子,这样一来所有不符合常理的地方,立刻迎刃而解。

想到此处王守仁点点头,抚了抚长须说到:“这几日你仍可自称灵龙,为师会为你保守这个秘密。”

朱钦灵点头不语。

王守仁继续问出最后一个问题:“在山谷时你曾使出一种精妙无比的武功,以为师的见识,那种武功并非源自江湖中任何门派,倒是与我千门有几分关联,你可曾识得千门先辈?”

朱钦灵知道王守仁是指《天罡气诀》,便摇了摇头说自己并不曾与千门中人相识。

王守仁陷入凝思,不知朱钦灵此言真假。

朱钦灵当然未说谎,王守仁感到奇怪也属正常。无论是《羲皇诀》还是所谓的“虔门三计”,源头都是来自于伏羲大神,所以两种功法有相同之处实属正常。

不同之处在于《羲皇诀》乃伏羲赖以修炼成圣的无上法诀,而“虔门三计”只是后人根据伏羲展露的零星神技汇聚到一起的大杂烩,有其形而无其神,与《羲皇诀》不可同日而语。

但就是被后世极大遗漏从“虔门三计”降为“千门三计”的千门绝学,依然是当世巅峰武学心法,由此可见《羲皇诀》之威。

而王守仁不知其中缘由,对于朱钦灵所使武功来历自然百思不得其解。

见王守仁陷入沉思,朱钦灵开口说道:“其实学生也有一惑,想向师尊请教。”

王守仁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淡淡地对朱钦灵说道:“你且说来。”

于是朱钦灵便将在白龙池地下洞穴的经历向王守仁讲述一遍,尤其是关于异魔那段秘史,更是讲解得十分详细,许多连亲历者都没注意到的秘密也对王守仁述说。

王守仁仔细听完朱钦灵的讲述后,似乎并不吃惊,朱钦灵暗道果然问对人了,这位千门掌门必定知道一些关于上古事件的秘密!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